作者投稿

第三十二章 雄某大略捣明都 良将含怨赴黄泉

小说: 爱锁今生缘定三世 作者: 沉浮一梦 字数:3122

  皇太极早朝过后来到御书房,刚一进门就看见钰儿坐在书案后拿着本书看得入迷,就连他进来了都没听到。钰儿最近一段时间迷上了三国,所以只要没事儿就会跑到他的御书房来看书,这里清静没人敢来打扰,钰儿确实很聪明,对三国里的人物也多有独到的见解。皇太极悄声走到她身边,然后道:“怎么女才子还在看三国?”

  钰儿闻声吓了一跳,抬头一看皇太极道:“大汗可是真是的,人家看书看得正入神呢!您这一出声可把我吓了一跳呢!”

  皇太极看着嘟着小嘴的钰儿大笑了出来:“哈哈,好好好,你这在我的书房里看书自己不说警觉着点的,反到成了我的不是了。”

  钰儿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本来就是自己看的太入迷了没注意有人进来才会被吓到,只是看着他那取笑的模样就有些不服气的道:“噢,这么说依大汗的意思是我自作多情的在这御书房里等您了。那好以后钰儿不来便是了。”说着就要往外走。

  皇太极张开双臂赶紧把她搂在怀里耍赖的道:“谁说你是自作多情了?哪个敢这么说?我非得好好教训他不可。”

  钰儿看着这个在外人面前一本正经的夫君,不想也有在他人面前耍赖的时候,不觉莞尔的笑出了声,说道:“当大汗就是好!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也能说成黑的,这好坏话都被您一个人说尽了,别人想反驳都没机会,不是么?”

  皇太极看见钰儿笑了也就松开了她,然后转身坐在了太师椅里,伸手拉过钰儿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把头轻贴在她的胸前带着略微的愁闷、些许的忧虑闭着眼睛不再说话了。

  钰儿很少见到他在自己的面前出现这样的表情,所以担心的猜测道:“大汗,今日仿佛很累。是不是昨晚上没睡好?还是有什么烦心的事?能说给钰儿听听吗?纵然钰儿不能帮到大汗什么忙,但是能为您解解闷儿我想也是好的!”

  “钰儿呀!你知道吗?其实只要有你在我身边呆着,什么都不做我就能够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持我了。”皇太极说着自钰儿的胸前抬起头松开了钰儿,起身走至窗边叹了口气道:“唉,只是这袁崇焕实在是有些让我头疼,难缠的很。我和他议和,原本是想恢复南北通商以此来解决咱们目前天灾所带来的各方吃紧的状况,可是那袁崇焕竟然让我撤兵于辽沈以外,这样的条件我岂能答应。既然不能和那就只能战了。”皇太极看着外面的天空说道。停了一会儿接着道:“可是,你看这后方大半年来天灾不断的,国库空虚呀!你让我拿什么而战呀?”

  “那范先生他们这些能臣也没有什么良策吗?”钰儿狐疑地问道。

  “依范先生的意思是想‘不能战只能等’可是眼下的情况不允许咱们等了,再等下去袁崇焕就该趁机主动来求战了。我岂能容他如此嚣张!”皇太极的愤愤说道。

  “那依大汉的意思该如何打这一仗呢?”钰儿问道。

  “他也是难得一见的人才,虽是书生,但却可以通晓兵法,守得那辽东一带固若金汤。我爱惜他的才,原本是想招降他的,只可惜范先生说这若是换成其他的人倒是有可能的,而他袁崇焕是不会想明白什么叫做‘大势已去’的道理的。这样看来,我就只能忍痛割爱弃他于不顾了。”皇太极极为惋惜的摇着头说着。

  “可惜呀!实在是可惜,如果他不是咱们大金的敌人,说不定大汗还真能和他成为知己的朋友呢!”钰儿也颇为怜惜的说道。

  “哈哈哈,钰儿,我就说知我者莫若与你。你还真是一针见血的说到我的心坎里了。”皇太极笑着道。“那大汗接下来要如何呢?”钰儿再问。

  “不能正面冲突那我就只能从侧面进攻了。”皇太极说完就来到书案前,执起笔写了封书信,命人送去给多尔衮,又命人去把范文程叫了来,商讨着讨伐对策。钰儿见他比开始时的心情好了许多,就说不妨碍他讨论政事了,自己先回寝宫去了。

  皇太极与范文程等人经过详密的布置和精密的调配,对明军再次宣战了。就这样一个骁勇善战勇冠三军的马上君主和一个以笔为刀的书生文臣,以江山为棋盘,以百万士卒为棋子,开始了一场颠覆国本的博弈。皇太极一路上以为先汗报仇雪耻的名义讨伐明军,大军所到之处无不奋勇作战,更令袁崇焕和崇祯想不到的也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皇太极没有攻打宁远而是率军绕过山海关直奔大明王朝的京都而去。惊吓得大明皇帝崇祯坐立难安、惊恐万分,幸好袁崇焕联络了各地的勤王之师及时赶去京都才得以确保崇祯的皇城,而他自己也从宁远带着兵马一路奋驰而归。袁崇焕赶到京城外,自知长途劳顿加之城外一马平川根本不是满军骑兵的对手,然而当时的关内却不是满人的天下,呆久了粮草皆尽于皇太极并无益处,所以袁崇焕不急着打,反而和皇太极在城外玩起了太极拳,消磨时间。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一招袁崇焕确实是计高了一筹,有些牵着皇太极鼻子走的味道。然而皇太极也绝非等闲之辈,他的一记将计就计,利用崇祯皇帝生性多疑的性格,大肆散布谣言说袁崇焕已有降清之意,并且与大清私下有过协议,所以才会敷衍应战、避免交兵。这样也就有了崇祯自断臂膀,百姓怒啖忠良的骇人之举。即便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袁崇焕这个名字依然是家喻户晓的各种知名著作中、影视剧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悲惨人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诸葛亮作的七律中的最后两句,此时用在袁崇焕的身上也只能是徒增后人对袁崇焕当时冤案的感慨而已。其实袁崇焕不仅仅只是出演了一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雄末路悲剧而已,他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他不是死在皇太极的千军万马之下,反而是命丧于拼尽一生的血泪和精力捍卫着的大明政权的多疑之中,死在了他一心要保护的不明事理、不懂得分析黑白、被蒙蔽的黎民百姓的生吞活剥之下。不过再后来的几百年里至少他用自己的方式警醒了后人,在面对强敌时中华民族从不缺少战胜敌人的勇气与智慧,缺少的一直都是战胜自己的信念与凝聚力。

  袁崇焕带领的大明强军不攻自破,皇太极兵不血刃的班师回朝了。班师回朝的途中豪格和范文程等人都不约而同的问过皇太极:“为何不直接攻入大明京都?毕竟此时的大明皇城外强中干顷刻便可取之。”皇太极也带马回身,翘望暮色中若隐若现的那座巍峨的大明皇城,而后从容淡定的说道:“夺下它并非难事,但是时局未定目前还不是咱们能够坐稳它的时候。等着吧!它迟早是我皇太极的囊中之物!”皇太极的雄才大略确实是不得不令人赞的,他的远见卓识令人折服,后来证明他的话没有说错,当时取下大名的江山举手可得,可是想要坐稳它却绝非易事。明朝可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驻守的名将颇多,除了袁崇焕还有祖大寿、洪承畴等人誓死效忠的将才,因此就算是攻得了大明京都,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再说明朝后期群雄纷起,俱都角逐于中原大地,谁都想要坐一坐那金銮宝座,所以这个时候就算是皇太极一举拿下了大明王朝的锦绣江山,他也未必可以一口吞得下去。因此皇太极的顾虑和谋略都是不无道理的!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的后出塞,写尽了世间男儿的豪情壮志,雄图霸业;只可叹这世上弱肉强食、成王败寇,撒不尽的英雄泪!袁崇焕死了,死得凄惨、死的悲凉、死得冤枉其实也死得其所,‘天下本无主,有德者居之’得民心方可得天下亘古不变的事实,以一人之力又岂能回天呢?遥想当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大炮所伤,并因此而丧命,再到今日的袁崇焕含冤致死;这样看来似乎是袁崇焕和努尔哈赤一比一扯平了,唯一不同的就是生前死后的蜚短流长,功过定论。其实到头来他们二人却又都是输家,一个自以为是、分不清局势的自认为是在‘精忠报国’而被自己誓死效忠的人夺去了性命,另一个则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含恨葬于火海,而这天下最大的输家莫过于朱氏王朝——崇祯帝,他自断臂膀导致江河尽陷,注定了要成为亡国之君;那么谁才是最大的赢家呢?没错,只有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在这次的战役中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同时为大清朝的万代基业奠定下了坚固的基础。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