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

第一百五十七章 竹林探望

小说: 凤王妃 作者: 侍心走云 字数:3022

  “太后娘娘。”长孙锦回过神,看向长孙燕,语气平平道:“百姓受灾,朝廷该是安抚百姓,替百姓解决此事,而不是暗中解决。此番瘟疫,即便臣不在帝都,各大臣还在,您该询问他们意见,他们久在官场,岂会不知如何应对?”

  他很了解自家姐姐的心思,只是她的权谋不适合用在江山社稷上。

  长孙燕脸色不悦,明显有些怒气,“自羽儿继位,哀家还不曾经历过瘟疫。瘟疫传染速度极快,想要找出治愈之法又需花费许多时日。国库吃紧,边关不稳,朝廷有多少时间浪费在此事上?只要让那些得了瘟疫的人消失,一切都解决了,何必费心费力?”

  “太后能杀多少人?”长孙锦质问道,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家姐姐不适合坐上最高位,他总想早些让羽儿掌握政事,只是羽儿一直被隔离政事之外,姐姐又一直不肯放手,他想要羽儿学着自己做决策也很难。

  “太后,永兴不过只有这些百姓,若一旦发生灾情就要杀人,试问有多少百姓经得起?如今永兴还能与东临对抗,只因永兴王朝根基稳固,如若不然,只怕早已对东临俯首称臣。”长孙锦也动了怒,一来是有些厌倦这样的生活,二来也因着他奔波一月有余,如今回来却连沈沐秋面都没有见上,他心中压着火,也不管对方是不是万人之上的永兴太后。

  长孙燕有些意外,她不是不知道长孙锦对她把持朝政的不满,只是他一直懒得说。如今似乎强压怒火,若不是长孙家只剩下他们姐弟,只怕他早已撒手不管了。她缓了缓,此时不宜发火,永兴有数万万人,值得她信的,她能信的也只有长孙锦。

  她尽量缓和语气,说道:“如果你没有离开帝都,哀家也有商量的人,可偏巧你不在,哀家只能自己想办法。如今无论此事是不是哀家错了,但已然发生,此刻不是责备的时候。哀家虽按下此事,但也瞒不了多久,必须尽快想法子解决。二弟,可有良策?”

  长孙锦皱了眉,若在百姓逃离前,让他解决此事并不难,但如今百姓不知去向,一来极易造成瘟疫蔓延;二来逃离的百姓心中必定怨恨朝廷,如此一来对永兴江山不利。

  “二弟!”长孙燕又喊了一声,提高了声量。

  长孙锦抬眸看向坐在上方的长孙燕,冷声道:“太后,先前之举是行不通了,想必您心中有数。如今想要解决此事,首先下旨让钦差善待临洛百姓,让宫中御医立刻前往临洛研究克制瘟疫之法;其次派将士寻找从临洛逃出的百姓,必须善待之。无论如何费时费力,必须耐心解决,过程中不能有半点苛待百姓之举。”

  “这...”长孙燕面色犹豫,“如此大费周章,要浪费多少将士在寻找百姓一事上?边关不稳,留在帝都的将士本就不多,若再派出一些寻找百姓,置皇宫和帝都安稳于何地?”

  “如今帝都还算太平,若真有贼人来犯,多这几百士兵又有何用?”长孙锦慵懒说道,他实在不想再继续说下去,站起身来,握拳道:“太后,微臣已说的清楚,至于如何抉择,全由太后决定。微臣累了,先行告退。”

  长孙锦起身便走,刚走至殿门处,只听身后长孙燕喊道:“长孙锦,你消失一月有余,是不是为了沈沐秋?”长孙锦从不会无故离开帝都,能让他匆忙离开的原因必是因着沈沐秋,此番沈沐秋身体不适,长孙锦找程太医询问,之后便匆忙离开,不是因着沈沐秋又是因为什么?

  站在门槛处的长孙锦停住脚步,却并未回身,只说道:“太后娘娘,微臣已奉旨娶妻,难道连行踪也要一一禀明吗?”

  “你!”长孙燕气急起身,而长孙锦早已消失在殿门处。

  接旨后,所有下人都退了出去,大厅内只留下凤无疾和凤太王妃。

  “无疾,几代君王从未轻易动用凤家军,始皇曾说凤家军是永兴最后的保障,不允许皇家轻易动用。而如今,长孙太后三番四次动用凤家军,这次连寻找逃离的百姓都要借助凤家军,是不是太频繁了些?”太王妃满面愁容,皇家一旦开始动用凤家军,便会无休无止。虽说几代君王谨遵始皇诺言,不会轻易惊动凤王府,可长孙燕是外姓妃子,如今有了取而代之之心,凤王府势必是她眼中钉肉中刺。

  凤无疾温和一笑,将手中圣旨放到桌面上,拉着太王妃坐下,端了一杯茶水递到太王妃跟前,缓缓说道:“娘亲放心,不过区区一千将士罢了。何况寻找百姓于凤王府来说百害无一利,娘亲应该明白其中道理。”

  “无疾。”太王妃和蔼的接过茶水,愁容并未舒展,她点点头,说道:“娘亲自然知道,由凤王府出面,百姓心中必定感激凤王府。只是...长孙太后如此频繁动用凤家军,时日久了,她收了凤家兵权也是迟早的事。她不是慕容后人,如今又是这样的身份,并不会在乎始皇遗训的。”

  “娘,您且安心,孩儿心中有数。”凤无疾安慰道。

  太王妃知道凤无疾不愿多说,也知道他是心中有计谋的孩子,索性也不再多言,转了话题问道:“沈沐秋还好吗?只让她和两个婢女住在郊外,是否妥当?”

  一听到沈沐秋的名字,凤无疾的脸色柔和许多,笑道:“娘亲放心,那紫竹林本就是隐蔽之处,孩儿又在林中做了安排,十分安全。”

  太王妃点点头,放下手中茶杯,说道:“没想到那丫头身子这般弱,日后能否受得了孕育子嗣的艰辛?”

  凤无疾脸色一愣,有瞬间凝滞,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抬眸时已恢复如常,只淡淡回道:“娘亲放心。”

  与世隔绝的日子,虽然安稳惬意,可也有些许无聊。前几日沈沐秋特地穿了紧身的短衫长裙,这一穿可把浣纱和英儿吓了一跳。

  她们虽还是姑娘家,可这点常识总还是有的。

  浣纱见了,双眼一红,“哇”的一下哭了出来,哽咽道:“小姐,您...您和小王爷可怎么是好?凤王爷他...”

  沈沐秋自然知道她的意思,现在她也不想瞒她们,既然带她们来,就不打算隐瞒。何况他们贴身服侍着,想瞒也瞒不住。

  “浣纱,你怎么张嘴就哭?”沈沐秋略感头疼,自打她嫁进凤王府,浣纱极少哭,她倒忘了她是个爱哭鬼,张嘴就哭的本领还在。

  “小姐,您...您不是说要晚些时候再生小王爷的吗?您成亲还不足一年呢,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浣纱担忧得不行,以后孤儿寡母岂不受人欺负吗?

  沈沐秋摇了摇头,一脸无奈,指了指浣纱额头,自己走到贵妃椅上躺下,慢慢说道:“枉我一直以为你聪明呢,若真是涉及王爷性命之事,我又怎会做的这般轻率?”

  浣纱和英儿皆是一愣,面色不解。

  “我会平安的生下孩儿,王爷也会好好的,你们放心。这事先前只有我和王爷知道,如今我告诉了你们,便是知道你们忠心,若非我允许,无论谁人问起,都不能提到这个孩子。”沈沐秋面色轻松的叮嘱她们,她是知道她们脾性的,自然知道她们不会背叛她。

  浣纱和英儿郑重地点点头,并不追问其中细节,只要小姐和王爷安然无恙便好。而看她二人神情,仿佛知道了这世上最大的秘密,也得到了最大的信任。

  紫竹林外的事,怎么也传不到紫竹林来。她们主仆三人倒是眼不见心不烦,浣纱时常闹着伏在沈沐秋腹部听孩儿动静。紫竹林无外人,沈沐秋倒也任着她们嬉闹。

  沈沐秋眯着眼躺在贵妃椅上,忽而听见紫竹林内有动静,是脚步声。沈沐秋有些慌乱地睁开眼,若一切正常,来的应该是凤无疾,可她还是不放心,将放在木椅上的披风拿至身前,遮住凸起的腹部。

  看清来人时,沈沐秋面上一喜,立刻起身相迎。

  “舟儿。”才走到身前,沈沐秋已从凤无疾手中接过白兰舟。

  凤无疾目光温柔,弯身捡起掉在贵妃椅旁的披风,拍了拍上头的灰尘,披在沈沐秋身上,“瞧你,只顾着舟儿了。”方才她紧张的神情虽是转瞬即逝,可他偏巧看见了。

  沈沐秋转向凤无疾,眼底眉梢尽是笑意,娇嗔道:“我总觉得有好几年没见舟儿似的。”

  “他才几岁,哪来的好几年不见?”凤无疾笑道,伸手接过舟儿,她肚子大了,已不适合再抱舟儿,“胎儿小气,哪容得了娘亲抱别的孩儿。”

  沈沐秋笑了笑,知道他心疼自己,也没有再抱回舟儿。站久了腰酸,她索性重新坐回贵妃椅上。

  “娘,舟儿想你,你为什么不回家?”舟儿小眼都红了,虽说大了一岁,说起话来还是奶声奶气的。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