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

故事背景资料:关于大理刀

小说: 鼠猫-杯中影 作者: 烛星归邪 字数:1027

  南诏三宝——大理刀

  汉晋时代,在洱海地区的墓葬中,就已发现了铁器。南诏统一前的初唐时代,洱海地区铁质武器的制作已很普遍。《西洱河风土记》说洱海地区“有城郭村邑、弓矢矛鋋”,已大量生产铁质武器。南诏是个军事奴隶制的国家,经常对外发动挤压性的军事力量的增长,武器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也十分繁多,有弓、箭、弩、矛、刀、枪、剑、甲、胄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南诏三宝”的铎鞘、郁刀、浪剑。

  铎鞘又称“铎槊”,形状像“刀戟残刃”,柄部饰金,十分锋利,“所指无不洞也”。白族古语又把它分为六种:“绿婆摩求、亏云孚、铎菆、铎摩那、同铎、朱苛”。这些古怪的名称,体现了“铎鞘剑”的神秘、高贵和持剑者对它的尊敬及喜爱。南诏王出巡时,不但“禁卫军”人手一柄,南诏王自己也常常随身携带。剑川石钟山石窟《阁罗凤议政图》中,武官手持的“曲柄宝剑”,许多学者认为就是著名的“铎鞘剑”。

  郁刀又称“郁刃”,名贵程度仅次于铎鞘,铸造方法秘不示人。根据零星史料记载,只知锻造时要用毒药、虫鱼,淬火时要用白马血,真是稀奇古怪。郁刀含有剧毒,刺人见血,即可致死,令人望而生畏。

  南诏剑是当时最普遍的一种武器,南诏的一般将士和普通民众,都携带,所谓“不问贵贱,剑不离身”。造剑方法为“锻生铁,取迸汁,如是者数次,烹炼之。剑成,即以犀装头,饰以金碧”。南诏剑中最著名的是“浪剑”,双称“浪川剑”,因原产于“三浪诏”即邓赕、浪穹、施浪诏(今洱源邓川一带)故地而得名。浪剑“石铁如泥,吹毛透风”,是最犀利的南诏剑之一。

  铎鞘、郁刀、浪剑三种兵器,南诏王经常作为贡品,献给唐王朝,足见其锋利和名贵。如果说针鞘、郁刀、浪剑是南诏三宝,那么大理国时期的“大理刀”(又称“云南刀”)则更为著名。《桂海虞衡志·志器》称:“云南刀即大理的所作,铁青黑,沉沉不鋖,南人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画比花文。一鞘两室,各函一刀。把以皮条缠束。贵人以金银丝。”所谓“一鞘两室,各函一刀”,就是武侠小说中经常描写的“龙凤剑”、“雌雄双刀”之类,十分名贵。《岭外代答》的作者在比较了云南的傜刀、黎刀和大理刀这后说:“以大理所出为佳”,并赞颂道:“今世所谓‘吹毛透风’,乃大理刀之类。”由于大理刀十分锋利和名贵,名闻全国。当时宋王朝和大理国的商品交易市场上,大理刀成为最畅销的商品之一,人们都以能买到大理刀为荣。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更是把大理刀写得变幻莫测、神乎其神,使“大理刀”更加声誉远播、名扬四海。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