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

第五十九章:郡延

小说: 锁金屋 作者: 七姌 字数:1547

  “太皇太后言重了,对皇上行跪拜之礼是应当的,民女不敢越界,对皇上大不敬。太皇太后,皇上,皇后娘娘,婉笙身子有点不舒服,就先行告退了,万一病气传给了皇上和皇后娘娘,婉笙就算是死一百次也无用。”

  说了一大堆客套话,婉笙终于在朱祁镇灼热的眼神里离开了。

  大雪依旧纷纷扬扬的飘着,宫女在墙边扫着地上的雪,一边时不时偷偷的像婉笙瞥来好奇的目光,有时伴着三言两语轻微的讨论声。

  和宫里的公公道了谢告了别,转身上了马车,婉笙轻轻的倚着马车,一边闭着眼睛,尽管马车摇摇晃晃的,她却一副安心模样。

  其实婉笙并不像表面上这么平静,心中早已波澜起伏,睫毛时时颤了颤,回想着过去刚发生的事,心跳依旧的快,她努力想让自己心里平静。

  “都过去了都过去了,想这么多有用吗?比起想这个,还不如想想进宫时要准备的事,到明年四月份,差不多就是考女官的时候了。”

  《明实录》中记载了洪武五年六月的一次女官采选。当时的明朝皇帝朱元璋派了张和、蔡旺二人到苏州、杭州主持女官海选。要求很简单:只要候选者品行良好,知书识礼,身体健康,自愿入宫,通过初选、复选和观察期,就赐给家里银两,授予女官职位。落选的几位也不会白来,官方会给钱放还。女官进入六尚(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以及宫正司任职后,属于她们的职场生涯才刚刚开始。

  关于明朝女官的记忆向婉笙涌来,明明连一个大学都没上,现在却要做官,真是命运弄人。

  她从小到大的书是读过不少,但是要熟读《女训》、《女孝经》、《女诫》、《内则》、《大学》、《中庸》、《论语》等等这些七七八八的书简直会要了命好吗,何况像什么《女诫》《女训》这种书谁还看啊。

  这是要整死我啊!

  婉笙苦着一张脸躺在了床上。

  “莹儿,我脑阔儿疼。”

  看着眼前七扭八扭,歪得不成样子的鸳鸯,婉笙皱着双眉,歪着头有些。烦恼的按了按太阳穴。

  “小姐,你说什么?”

  莹儿拿圆扇的手停了停,星眸中带着些许疑惑。

  “没有没有,可是莹儿啊,我练这个女红练了整整一个多月啊,为什么还是看到这两只鸭子。”

  哭着脸。,婉笙又把这两只鸭子扔进了那些“鸭子大家族”中里。

  莹儿嘟着嘴,微蹙着眉,看着那些牺牲了的鸳鸯们,不,鸭子们,叹了口气,继续轻轻地给婉笙扇着风,歪着脑袋想着,这小姐自从几年前大火后,女红是一窍不通,更何况是女诫,女训这些书,是忘的一干二净,这好不容易花了些时间功夫,才让小姐记了些,做了些功课,还勉强过得去,可是这小姐这女红,实在是差的不行,一个月仅绣了些花花草草,绣个鸳鸯难如登天啊,这要是进了宫,可是中下等啊,女官是指望不上了,岂不是得沦落为后宫女官的小婢?这以后被欺负了那可如何是好。

  婉笙侧头看了看莹儿,见她眉头紧蹙,也知道几分她担忧的是什么了。

  “莹儿,别担心,你小姐是何许人也,可是孙悟空的入门大弟子,怕啥,反正桥到船头自然直。”

  莹儿看了眼一向乐天派的婉笙,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

  三月份中旬很快就到了,大部分官家都把自己的千金送到了宫里,或是选秀,宫人子,又或是像婉笙这样来考试当女官。

  婉笙身着绿衣站在长长的队伍后面,背着一个包袱,里头是替换的贴身衣物和银两。进宫带银子本干不了什么,但有些事,用银子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嘛,有备无患,想着婉笙又上前一步。

  “田婉笙,东门十二房。”

  夏公公晓得这是田家侍郎的千金,深得太皇太后喜爱,有太皇太后撑腰,不可惹了,掂了掂手中的银两,正是她方才偷偷递过来的,分量不轻,是个不简单的人。

  那边夏公公想着,婉笙这边却盯着一个正记名儿的小太监看,这人怎么越看越眼熟呢?

  被注视的郡延,此时也抬起了头,往视线望去,刚才就感觉到了一直有人盯着自己看,感觉毛毛的,这一抬头,正是把婉笙吓得够呛,转身就跑,郡延看着婉笙跑到了苏姑姑那里站的直直的,十分疑惑,自己的长相真有那么可怖,把人都吓跑了。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