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

第66章 舒家行三

小说: 娘子穿越后傍上反大腿 作者: 陈刀 字数:2036

  犹如一颗石子,往那湖面上轻轻一抛便荡起了无边的涟漪。

  这涟漪撞着舒九亭的脑袋,好像撞得有点久,进了水了,到这会儿他都不敢相信,这太子殿下说的是族下嫡系老三,还是族下长幼之中的老三。

  论长幼,这三小姐应当是静姨娘生的婉婉;可这论嫡系,舒三不就是早就已经被处死的舒谭吗?

  舒家现能出街的便只有华月一人,想到这里,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舒九亭额边的穴开始突突地跳。

  舒九亭最是心漠于舒谭,就因为她让他白高兴了九个月,生下来之后,之间总是隔着一层他这位父亲给垒砌的墙,无甚亲情可言。

  太子这出是,死人复活?

  舒九亭的声音微微颤抖着,可这万和楼热闹的气氛将他的疑虑与害怕遮住了几分,“不知殿下,说的是哪位小女啊?”

  四下的心思又开始轴轱辘地转:

  “这什么意思啊?难不成这司业府上还有两个三小姐?”

  “怎么觉着不对劲,舒司业此番手有些抖是怎么回事,莫不是有什么心虚的地方?”

  “真是笑话,人家都说了是你三女儿,你个当爸的倒还问,是我哪个三女儿啊?这不没事找殿下不开心嘛。”

  心理活动十分胡乱,杂七杂八的,应有尽有,可在座的不是在中下等官场混了好些年,就是在江南海北做生意做了好几十年的,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什么倒也没太精通,唯独那装傻的本事,可是练得炉火纯青。

  就如此刻,桌上的人从开始到现在,那表情还真是一点变化都没有,不说这人怎么虚伪呢?不就从这“睁眼看不到事儿”开始的嘛。

  桌上一片无声,甚至太子殿下转过头来看舒司业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听到了太子衣物因动作而摩挲的声音。

  “孤竟不知,司业府上,还有第二个三小姐?”

  话音冷窒,尽管眼前这位俊美太子爷嘴角微微勾着,可在他的眼睛里,舒九亭看到了夹杂着戏谑与警告的意味。

  看来舒谭在府上并不受宠,不,并没有入得了这位舒司业的眼的消息是真的,当时他拿着书笺的时候倒还不信,现下瞧这舒司业的语气倒也清楚了,只不过,他得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从今以后,也该重视起来了。

  气氛有些凝固,周遭十几位客人都不敢动,觉得嘴巴干了也不敢用手去拿酒杯,腿边儿痒了也不能随意用手去抠一抠挠一挠,好似跟前坐了座菩萨,浑身不舒服但也都得忍着。

  舒九亭觉得自己快要被这太子爷的冰窟眼神给看穿了,身后凉飕飕的,凉意从脑袋上回溯到心肝那处,直叫他想伸手去摸一摸,他这小心肝,还安在否?

  说哪个都不对,说舒谭,那可是罪人,新近的朝堂局势还不清楚吗?那是三足鼎立啊,虽说九殿下势力微薄许多,可最近圣人对于他的谏议都意义采纳,正是人红的不行,对于敌友方面,九殿下的友就是眼前这位太子爷的敌啊,再想想舒谭经的那案子,上官府,那不也是太子对立面的政敌吗?

  说婉婉,婉婉是哪号人物啊?一个妾生出来的庶女,怎么能在金贵的太子爷面前提啊?这不是犯口忌呢吗?

  舒九亭急了,一时之下拿捏不住,冷汗渗到了后领上,每一滴他都能清晰地感觉到,是怎样划过他的后脖颈的。

  在稀薄的空气中找了找自己原来的声调,艰涩开口:“小谭已是戴罪之魂,太子爷怕是认错那位姑娘了。”

  谢兰棣目瞪口呆,他真的没想到,好歹也是一个弘文馆学士,竟愚蠢到如此地步,难道真如外世所说,这国子监当真就是庙堂之上的世外桃源,如此与世无争,两耳不闻窗外事?

  像是心中发现了什么稀奇事,谢兰棣难得的笑出一口气来,目光所及,是刚才舒九亭还在敬他一杯的清酒,酒面无痕,可这着实把谢兰棣给逗笑了。

  一个在朝四品官员,竟是不知他女儿越狱之事,生死如何,半点牵挂的意思都没有,还是,本就情薄,知道这姑娘逃狱之后便懒得再管她之生死。

  比孤魂野鬼还孤魂野鬼的是舒谭,比没心没肺还没心没肺的是舒九亭和他的夫人。

  有趣。

  “诸位为何停箸?万和楼此番美酒佳肴,可为上京一绝啊。”

  谢兰棣将目光放在了桌上满满当当的酒菜上,示意大家都不必再拘束,敞开了吃敞开了喝,有些事情么,就当没发生过就行了。

  这些老滑头都不傻,人家高位太子爷给你铺了路,识点趣的都知道要往前边踩,泥泞小路也好,康庄大道也罢,在人屋檐下做事,没有选择的余地,都纷纷笑着举起酒杯来,把酒言欢。

  刚才发生了什么?除了舒九亭上那张脸上不知如何形容的面色,就再也找不到之前冰冷无话的痕迹。

  推杯换盏,几经酒欢,良辰美景,朝朝梦还。

  酒过三巡,万和楼里的人都已经散完了,舒九亭自从谢兰棣早早离席之后,便觉得食之无味,觉之无兴,可现下在世人眼里,他已经是太子身后的一员了,总归也是要善后才行,毕竟他不仅官儿小,权也小。

  后来的人也都识趣地闭口不提先前那三小姐的事,可人心里有疙瘩,就算别人不提,它也总是在心里梗得心一下一下的不踏实。

  舒九亭寻思着,他应当是得罪了太子爷殿下了,尽管太子爷殿下走的时候还对他嘉语有加,可凭着几十年来的官场处事的敏锐直觉,这位爷今儿对他的表现不怎么满意。

  人去楼空,万和街这一处是繁华之地,虽已晚,可彩灯闪烁炫目于楼角之处,远远看去,还是人烟繁繁。

  也等不及了,上了自个儿的青色小轿子,跟挑夫说了句回府,便直直地回了司业府。

  先前听是送回了府上,回去瞧一瞧,不就清楚了吗?

  要真是婉婉,那这静姨娘也就不要再在这府上待了,母女一起回乡养老去吧!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