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迷困深山巧遇二道

小说: 炮灰黑化逆袭记 作者: 狐虎 字数:2070

  第一百三十五章迷困深山巧遇二道

  刘掌柜听了,问道:“敢问客官!五斤饼,你们几位吃呢?”

  张晋道:“还能几个人吃?就我一个人吃。”

  刘掌柜听了劝道:“这位客官,不是我们舍不得白面,只是这五斤饼,你一个人吃得了么?”

  张晋一听,咧开嘴道:“奥!是这么回事!我吃不了好带着走,在路上当干粮吃。”

  刘掌柜的看了看大家,心说他一点也不外行。

  于是刘掌柜的叫伙计和面烙饼。

  这个干面要是烙饼,每一斤能吃八两水。饼要出锅二十四两为一斤。

  要是烙饼啊,就是大锅烙饼好吃。

  工刻不见甚大,将饼烙熟。

  簸箕大的五张,拿锅盖送到了张晋的面前。

  外有咸菜一碟。

  张晋这几天也是饿的怕了,现在卖艺挣钱吃饭,那可是可劲的造啊!

  就跟那饿死鬼投胎一样,吃的那叫一个风卷残云!

  大家看张晋这个吃劲儿,真有点眼晕。

  张晋饭量本不大,且吃惯了山珍海味,可是被关进死囚牢里这些年,再加上这段时间风餐露宿的,饭量也变的大了起来。

  毕竟,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整天的日子也过的饥一顿饱一顿的,居无定所苦不堪言!

  张晋饭量大,不一会儿工夫,就已经吃下了三张烙饼。

  剩下两张,张晋用手卷起来,搁在褡裢之内。

  也兼着一路劳乏,将褡裢往炕里边一推,枕着小褡裢就忽忽悠悠的睡了过去。

  大家看天色已晚,也就各自安歇。

  次日天明,张晋醒来,站起身一看,正赶上刘掌柜的出去解手。

  解手也就是撒尿。

  张晋等候着刘掌柜回来说道:“掌柜辛苦了,我算账了!”

  于是刘掌柜的将店饭钱算清。

  张晋又对着刘掌柜的说道:“掌柜的,我请问您一件事。我要到真龙观去求道,只是不知道路途怎么走?”

  刘掌柜说道:“你跟我来!”

  张晋拿起小褡裢,连同铁片刀,跟随刘掌柜出离店门。

  刘掌柜用手往南指,南边有一段山岭,离此甚远,说道:“往西离此四十里,有一座镇店,叫作西双子镇。往东四十里,有个东双子镇。今天是西双子镇的集场,三千多户人家,庄子丰富,赶集的人也多。你到那里可以多向人打听打听。你由此路走岭的西边,千万可别走岭的东边。若走岭东边,道可就差了,一定得迷路。没别的,你到了那里,一定能够问到路的。咱们是回头再见。”

  张晋牢牢记在心里,对着刘掌柜的一抱拳道:“再见了!”说罢,于是迈腿往西边就走了下去了。

  天气正值深秋,日尚未出。

  正在清冷之时,远山在望.村落萧条。一阵阵秋风飒飒,刮的征尘打面。

  这一片凄凉秋色,令人心神惨淡。

  张晋身上穿的衣服单寒,又加上秋风甚紧,满目凄凉,一阵阵动起思乡之念。

  自思自己在外跑腿,又不知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几房妻妾们怎么样了?身体是否安康?

  思前想后,不觉心中酸楚。

  好一似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个上来,八个下去的一般,心思如麻,未免潸潸泪下。

  低头往前行走,只顾走路,不提防将道路走错。

  怕走山岭以东,却还是往岭东走下来了。

  约走有二十余里,猛然抬头看,这道路不像大道,乱草蓬蒿弥漫山坡。

  羊肠小道,接连不断。

  张晋只顾信步往前行走,不想乱山环抱,遍山荆棘,道路崎岖,坎坷不平。很窄的鸟道,并无人行。路旁酸枣枳荆,榆柳桑槐松,被西北风刮的树叶儿飘零。寒虫儿倒吊,鸣声透入耳鼓,这一分凄凉景况,又兼着秋草迷目,行人无影,无可问程。

  张晋心若刀绞,心中暗想:常言有云“车到山前必有路”,莫若往前行走,再作打算。于是又越过几架山岭,举目观看,哎呀,不好了,四面俱是高山峻岭,不知哪条道路可通吴国。

  面前荒草没人,前面有个月牙式的山岭。

  岭虽不高,就是没道,不如行至岭下再作道理,于是用手拨开荒草,往前行走,不防脚下险险被毒蛇绕住,吓得童林冷汗直流。

  于是壮胆前行,到了岭下,用手攀藤,意欲过岭,不想山中野兽,在此拉了一泡屎,闹了张晋一手,臭味难闻。

  看起来,人若走了背运,喝凉水都塞牙,用荒草将手擦净,复又掳荆棘,抓葛藤,盘山而上。

  及至走到岭上,只累得筋骨俱酥,喘喘吁吁。

  张晋略为少坐,站起身来,往西观看。

  但见清溪倒流,两旁皆是茂林。

  张晋走下岭来,向树林而走,行至林内,只累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

  又兼着劳累已过,无奈只得坐于林下休息。

  往对面观看,真是山连山,山套山,山山不断;岭接岭,岭套岭,岭岭相连。怪石横生,陡壁悬崖,山势狰狞,离奇古怪,又兼两旁,千年松树,万年古柏,直入云汉,风鸣树吼,令人胆寒,回忆往事潸潸泪下。

  想自己被奸人所迫害,逃亡在外,身入江湖,流落异域,进于山谷,竟辨不出方向。又无行人过问,莫非要饿死于山谷之内,与祖同故耳(黄帝之子名曰祖,生平好游山玩水,后遂饿死于乱山之中)。

  张晋想至此处,心若刀剜。

  正想不出离山之计,心正踌躇不下之时,猛听得正东有脚步声音。

  张晋抬头观看,见有二道士,行走如飞而来。

  上首这一位,身量高大,头带九梁道巾,当中镶嵌美玉,两旁绣带双飘。身穿黄布道袍,腰系绒绳,核桃粗细,穗头飘摆。白袜云鞋,手拿拂尘。黄颜银鬓,两道浓眉,寿毫甚长,目光如电,鼻如玉柱,唇似丹珠,银髯满腹,根根见肉。

  下首那位道士,中等身材。九梁道冠,竹簪别顶。身着蓝布道服,腰系水火丝绦。蓝中衣,高筒袜子,上过膝盖,足登双青云鞋。面如重枣,剑眉阔目,四字海口,两鬓落腮花白髯。手拿树枝拂尘,行走如飞。膝盖碰心口,脚打屁股蛋,鹿伏鹤行。

  张晋一见,知是夜行术。

  张晋怎么会知道呢?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